1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如何理解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习近平主席会见欧盟领导人,对于引领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世界稳定、繁荣有何积极影响?
视频:第一观察 | 习近平主席为何强调中欧关系“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一)“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5周年。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世界大势,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确定位。
如何理解“正确定位”?
从历史和现实维度看,中国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彰显中方鲜明、一贯立场。
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是彼此的机遇而不是威胁,双方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自去年年底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在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欧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取得丰富成果,中欧关系呈现巩固发展的良好势头。
与此同时,在欧洲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这就更加需要欧方树立正确认知,增进同中方的理解互信,重信守义,一心一意发展对华关系。
诚然,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
(二)“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
当前,中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的格局,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欧具有高度互补性。
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
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伙伴”: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
“关键”“优先”“可信”,描绘了中欧经济共生关系美好愿景,凸显中国同欧盟开展互利合作的积极意愿和真诚姿态。
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中欧去年双边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今年以来,德国大众宣布在华斥资10亿欧元建设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西班牙机床制造商达诺巴特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其全球第六大体验中心,加速其中国本地化战略……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欧盟企业以实际行动,来华开辟合作新领域,创新合作新形态。
如今,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中欧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中欧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为中欧合作指明了方向。
(三)“双方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
习近平主席将中欧视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此次会见中,习近平主席用“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对此作出进一步阐释。
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在百年变局中的世界,中欧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
可以说,中欧选择对话合作,阵营对抗就不会形成;中欧选择和平稳定,新的冷战就打不起来;中欧选择开放共赢,全球发展繁荣就有了希望。
当今世界,无论是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还是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事关人类未来的重大全球性问题,都需要中欧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开展对话和合作,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加强沟通与协调。如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才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欧有责任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为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彰显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与担当。
监制:张晓松、鞠鹏
统筹:刘华、邱红杰、刘铮、王绚
视频记者:郑明达、蒋志强
摄影记者:黄敬文、刘彬
视觉|编辑:郝晓静、包昱涵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12月6日,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来到了青岛市东西协作城市——甘肃陇南,为当地的礼县第三中学送来了海信的爱心捐助,也为这个季节注入了一抹温馨的暖意。
礼县第三中学位于陇南礼县中坝镇集场坝村,是一所乡村中学。青岛市组织了大量东西协作优秀教育人才,“组团式”支持陇南。很多从青岛、兰州等地的优秀教师来到礼县三中,从“求真、向善、尚美”等基础问题抓起,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加强管理、建设文化、打造队伍、社会帮扶等方式,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气息浓厚,学生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为了给帮扶老师以及学校孩子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读书条件,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在经过深入考察后决定对礼县三中进行教育捐助。助学团队有针对性地捐助了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物品。同时,针对贫困、留守儿童多的问题,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还采取一对一帮扶,对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孩子设立专门的奖学金。
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
海信冰箱·雨辰公益助学的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助学团队还将会根据陇南当地教育的具体情况,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助学项目如“海信学堂”、“心灵驿站”以及其他爱心方式进行落地,助推当地教育的发展。
通过东西协作的方式对偏远山区学校进行教育援助,是海信冰箱·雨辰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贵州安顺,到甘肃定西,再到陇南,海信冰箱·雨辰助学也以自己的公益教育方式不断践行着乡村振兴之路。
2017年1月14日,海信冰箱开启了公益助学的道路,6年来,海信冰箱·雨辰助学的脚步走过了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捐赠物品近万件,线上线下授课近百次,受益群体近20万人,受到助学学校和当地政府的肯定,多次获得红顶公益的荣誉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未来,海信冰箱·雨辰助学将一如既往地投身公益助学事业当中,将爱心传递到每个角落,向社会输送更多积极能量。